瀝青路面施工常見的幾個問題分析
摘要:本文對瀝青路面施工常見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瀝青路面、碾壓、接縫
1瀝青路面施工
1.1路堤填筑前原地面處理
路基的施工質量,是整個路線工程的關鍵,也是路基路面工程能否經受住時間、車輛運行荷載、雨季冬季的考驗。要做好路基工程,必須扎扎實實地進行路基的填筑,尤其對原地面的處理和坡面基地的處理:
⑴填筑路堤時應首先進行原地面處理。當路堤填筑高度不小于1.0M時,應注意將路基范圍內的樹根,草叢全部挖除。若基底的表層土系腐殖土,則須用挖掘機或人工將基表層土清除換填,厚度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不小于30CM為宜,并予以分層壓實。如發現草炭層、鼠洞、裂縫,應更換符合條件土回填,并按規定進行壓實。路堤通過耕地時,路堤筑填施工前必須預先填平壓實。如其中有機質含量和其他雜質較多時,碾壓時因彈性過大,不易壓實,應換填土。
⑵坡面基底處理。當坡面較小(橫坡小于1:5)時,只需清除坡面上的表層,其處理方法同上。但坡度較大(橫坡大于1:5)時,應將坡面做成臺階,讓填料充分嵌在地基里,以防止路堤的滑移。臺階的尺寸,依土質、地形和施工方法而不同,一般寬底不宜小于1M,而且臺階頂面應做成向堤內傾斜3%-5%的坡度,并分層夯實。當所有臺階填完之后,可按一般填土進行。
1.2路堤填料
路堤填料一般應采用砂礫及塑性指數和含水量符合規范的土,不使用淤泥、沼澤土、凍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質的土。對于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一般不宜作為路基填土。
⑴采用不同土質填筑路堤時,采取以下措施:
①層次應盡量減少,每一結構層總厚度不小于0.5M,不得混雜亂填,以免形成水囊或滑動面;
②透水性差的土填筑在下層時,其表面做成一定的橫坡,以保證來自上層透水性填土的水分及時排出;
③合理安排不同土質的層位,采用不因潮濕及冰融而變更其體積的優良土填上層,強度較小的應填在下層;
④在不同土質填筑的路堤交接處應做成斜面,并將透水性差的土填在斜面的下部。
1.3填土路基壓實
路基施工時,應嚴格按現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并應通過試驗路段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還要有一定素質的施工隊伍來重視。
2路面基層施工注意的問題
⑴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底基層和基層施工,對于一級公路,必須堅持除與土基接觸的底基層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以外,其上面的各層均應采用集中場拌和攤鋪施工方法,以確保標高、橫坡、強度、平整度達到設計要求。當采用攤鋪機進行基層施工時,為了消除中間高兩側低的現象,可適當調整攤鋪機兩側的橫向斜桿,使熨平板呈中間低兩頭翹狀態。
⑵加強基層養護,在基層施工完成后,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濕砂進行養護,也可以采用噴灑瀝青乳液保護。若無上述條件時,可以用灑水進行養護,并應嚴格控制行車。若不能封閉交通,應限制重車通行,其車速不應超過30KM/H,同時應注意其他交通設施對基層的損壞。若出現車槽(坑槽)松散,應采用相同材料修補壓實,也可用貧混凝土填平振實后,上面攤一層油毛氈再進行路面施工。嚴禁用松散粒料填補。
⑶嚴格控制基層平整,面層鋪筑前用3M直尺對基層進行平整度檢測,平整度差且大于8MM的路段應進行整平。面層攤鋪前認真清掃基層表面,確;鶎颖砻嬲麧,沒有松散浮料和雜質。如有泥土還應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如基層表面局部透層瀝青或下封層脫落,則應將脫落處基層表面清洗干凈后補灑透層瀝青或補做下封層。認真抄平放線,確;鶎訕烁吆突鶞示標高準確無誤;鶎訕烁叱^允許范圍時,高處必須鏟平,低處可用下面層補平。面層鋪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時,應予及時清除,以確保面層平整度。
3碾壓質量控制
瀝青混凝土面層的碾壓通常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即初壓、復壓和終壓。
⑴初壓,第一階段初壓習慣上常稱作穩壓階段。由于瀝青混合料在攤鋪機的熨平板前已經初步夯擊壓實,而且剛攤鋪成的混合料的溫度較高(常在140左右),因此只要用較小的壓實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穩定壓實效果。通常用6-8T的雙輪振動壓路機以2KM/H左右速度進行碾壓2-3遍。碾壓機驅動輪在前靜壓勻速前進,后退時沿前進碾壓時的輪跡行駛進行振動碾壓。也可以用組合式鋼輪—輪胎(四個等間距的寬輪胎)壓路機(鋼輪接近攤鋪機)進行初壓。前進時靜壓勻速碾壓,后退時沿前進碾壓時的輪跡行駛并振動碾壓。
⑵復壓,第二階段復壓是主要壓實階段。在此階段至少要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因此,復壓應該在較高溫度下并緊跟在初壓后面進行。復壓期間的溫度不應低于100-1100,通常用雙輪振動壓路機(用振動壓實)或重型靜力雙輪壓路機和16T以上的輪胎壓路機同進先后進行碾壓,也可以用組合式鋼-輪胎壓路機與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一起進行碾壓。碾壓遍數參照鋪筑試驗段時所得的碾壓遍數確定,通常不少于8遍,碾壓方式與初壓相同。
⑶終壓,第三階段終壓是消除缺陷和保證面層有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由于終壓要消除復壓過程中表面遺留的不平整,因此,瀝青混合料也需要有較高的溫度。終壓常使用靜力雙輪壓路機并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結束時的溫度不應低于瀝青面層施工規范中規定的70,應盡可能在較高溫度下結束終壓。
在施工現場,組織得好的碾壓應是初壓、復壓和終壓的壓路機各在相互銜接的小段上碾壓并隨攤鋪速度依次向前推進。當然,實際碾壓過程中壓路機會超過復壓與初壓和終壓復壓的分界線;為使壓路機駕駛員容易辨明自己應該碾壓的路段,可用彩旗或其他標記物放在初壓與復壓和復壓與終壓的分界線上,并根據瀝青混合料的溫度和碾壓遍數移動這此標記物,指揮駕駛員及時進入下一小段進行碾壓。
⑷橫向接縫的碾壓,橫向接縫的碾壓是工序中重要一環。碾壓時,應先用雙輪壓路機進行橫向(即垂直于路面中心線)碾壓,需要時,攤鋪層的外側應放置供壓路機行駛的墊木。碾壓時壓路機應主要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混合料的寬度不超過20CM。接著每碾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約20CM,直到壓路機全部在新鋪面層上碾壓為止。然后進行正常的縱向碾壓。在相鄰攤鋪層已經成型必須施做冷縱向接縫時,可先用鋼輪壓路機沿縱橫碾壓一遍,在新鋪層上的碾壓寬度為15-20CM,然后再沿橫向接縫進行橫向碾壓。橫向碾壓結束后進行正常的縱向碾壓。
⑸縱向接縫的碾壓,縱向接縫的碾壓,壓路機先在已壓實路面上行走,同時碾壓新鋪混合料10-15CM,然后碾壓新鋪混合料,同時跨過已壓實路面10-15CM,將接縫碾壓密實。
4接縫處理對策
⑴縱向接縫,兩條攤鋪帶相接處,必須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證該處與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寬度應前后一致。搭接施工有冷接茬和熱接茬兩種。
冷接茬在施工是指新攤鋪層與經過壓實后的已鋪層進行搭勢頭。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熱接縫時宜加設檔板或采用切刀切齊。鋪另半幅前必須將縫邊緣清掃干凈,并涂灑少量粘層瀝表。攤鋪時應重疊在已鋪層5-10CM,攤鋪后用人工將攤鋪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鏟走,然后進行碾壓。應注意新攤鋪帶必須與前一條攤鋪帶動的松鋪厚度要同。
熱接在施工一般是在使用兩臺以上攤鋪機梯隊作業時采用的。此時兩條毗鄰攤鋪帶的混合料都還處于壓實前的熱狀態,所以縱向接茬易于處理,且連接強度較好。施工時應將已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待后攤鋪部分完成后,一起跨縫碾壓。
不管采用冷接法或熱接法,攤鋪帶的邊緣都必須齊整,這就要求機械在直線上或彎道上行駛始終保持正確位置。為此,可沿攤鋪帶一側敷設一根導向線,并在機械上安置一根帶鏈條的懸桿,駕駛員只要注視所懸鏈條對準導向線行駛即可。
⑵橫向接縫,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橫向接縫有斜接縫和平接縫兩種。一級公路的中、下層的橫向接縫可采用斜接縫,在上面層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其他等級頌路的各層均可采用斜接縫。鋪筑接縫時,可以已壓實部分上面鋪一些熱混合料使之預熱軟化,以加強新舊混合料的粘結。但在開始碾壓前應將預熱用的混合料鏟除。
斜接縫的搭接長度與層厚有關,一般為0.4-0.8M。搭接處應清掃干凈并灑粘層油。當搭接處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顆粒超過壓實層厚時應予剔除,并補上細除。斜接縫應充分壓實并搭接平整。
平接縫應做到緊密粘結、充分壓實、連接平順,施工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在施工結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稍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予碾壓,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趁混合料尚未冷透時垂直刨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直角連接。
②在預定的攤鋪段的未端先撒一薄層砂帶,攤鋪混合料后攤鋪層上挖一道縫隙,縫隙位于撒砂的交界處,在縫中嵌入一塊與壓實層厚等厚的木板或型鋼,待壓實后鏟除撒砂的部分,掃盡砂子,撤去木板或型鋼,在端部灑粘層瀝青接著攤鋪。
③在預定的攤鋪段未端先鋪上一層麻袋或牛皮紙,攤鋪碾壓成斜坡,下次施工時將鋪麻袋或牛皮紙的部分用人工刨除,在端部沾層瀝青接著攤鋪。
④在以預定攤鋪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層砂帶,再攤鋪混合料,待混休整料稍冷卻后用切割機將撒砂的部分要切割整齊后取走,再干拖布吸走多余的冷卻水,待無全干燥后在端部灑粘層瀝青接著攤鋪,不得在接頭有水或潮濕的情況下鋪混合料。
對于橫向接縫,應于接縫處起繼續攤鋪混合料前,用3M直尺檢查已鋪路面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時應予清除。在攤鋪新混合料時應調整好預留高度,接縫攤鋪層施工結束后再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當有不符合要求者應趁混合料尚未冷卻時立即處理,以保證橫向接縫處的路面平整度。
歡迎登錄寧波瀝鑫瀝青道路施工公司了解最新施工動態
http://www.zykljcj.com